【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上下无法接受国力衰退的现实,仍然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现“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为了重夺海洋霸权时代的地位,苏伊士运河被英国人视作与美苏三分天下的战略要地。
占领运河,则能让帝国得到喘息之机;失去运河,则帝国大厦根基尽毁。
英国绅士揭下伪装,联合法国,策动以色列,悍然向埃及发动进攻,然而,时代早已改变,美苏两国强势出手,英法两国岌岌可危。
在致英国首相艾登和法国总理摩勒的信中,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甚至直接威胁道:“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它会处于何种境地呢?”
布尔加宁所说的,便是核威慑。
最终,英法以黯然退兵。
这一次失利,英国丢掉的不只是一条运河,还失去了维系帝国的根基,打开了英国衰落的闸口。
那么,苏伊士运河对于英国有多么重要?美苏两国又是如何威慑英国的呢?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
一、英国与苏伊士运河的爱恨纠缠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和西奈半岛之间,连接着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
苏伊士运河极大地缩短了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比绕道南非好望角缩短了近一半的航程。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将苏伊士运河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对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来说,苏伊士运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英国正是一个依靠着强大的舰队建立海洋霸权的帝国,苏伊士运河是英国维护霸权的命脉。
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舰队名扬四海,实力突飞猛进的英国一举坐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
苏伊士运河使得英国人能够避过非洲西海岸的狂风暴雨,抵达亚洲,帮助英国迅速地完成了殖民体系的建立。
其实,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态度曾有着强烈的变化。
在一开始,同样为殖民大国的法国决定在埃及开凿运河,而埃及当局也选择了全盘接受法国的计划。
但是,立志成为世界霸主的英国却是坚决地反对。
英国的想法很明确——运河的开凿将会威胁其海上霸权的地位,英属印度殖民地会遭到法国的蚕食。
(英属印度殖民地)
英国殖民大臣发表公开演讲称:“运河的开凿计划意味着法国开始干预东方事务。”
英国保守党领袖狄斯莱利声称:“开凿运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英国媒体甚至造势:“所谓的苏伊士运河,一夜狂风过后,便是一片沙土。”
英国政府采取诸多举措阻止运河的开凿,最主要的一条便是希望用铁路来代替运河。
所持有的理由是运河开凿耗费巨大。
英法两国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埃及采取了在英国修建铁路的计划。
这一铁路最终在1854年建成。
英法两国的关系也因此跌入低谷,甚至兵戈相向。
后来沙俄主导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两国才放下成见一致对外。
在英国的极力反对下,开凿苏伊士运河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一度被搁置了七年之久。
但是,英国议会上逐渐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这些议员认为:“阻挠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将使得英国置于不利的境地,各个海运强国的怒火不是英国所能承受的。”
(英国议会)
英国政府逐渐放开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计划。
苏伊士运河开工动土,英国转而谋求掌握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财大气粗的英国想要一举买下苏伊士运河公司。
但是,法国和土耳其政府的强烈反对使得英国的野心未能得逞。
然而,英国一直在默默地等待机会,在1874年,埃及经济大崩溃,无力支付运河的开凿费用,英国果断出手,购买了将近一半的股份。
至此,苏伊士运河成了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英国人尝到了甜头——这条把红海和地中海连在一起的运河为英国的远洋贸易带去了无尽的商机。
渐渐地,英国人的海底电缆到达了红海,航空线也被规划在运河的上空。
支撑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石油和工业原料通过苏伊士运河,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
(英军进攻埃及)
苏伊士运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帝国生命线”。
尝到甜头的英国人完全地依赖上了这一运河。
在1881年间,阿拉比起义在埃及境内爆发,面对着这一天赐良机,英国在1882年强行占领埃及,完全地掌控了苏伊士运河,并且派遣10万人大军驻守沿岸。
西方各国都仰仗航运获取资源,英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惹得众怒,西方诸国联合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公约》,以此来限制英国。
但是,实力强大的英国依旧我行我素,对各国的举动不屑一顾;甚至加派军队驻守埃及,建成了当时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更是将苏伊士运河赞誉为“大英帝国的大动脉”,不容他国染指。
在二战时期,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苏伊士运河地处中东,所以英国便把它当作了“战时中东指挥所”。
英国一举封锁了苏伊士运河,使得轴心国无法建立海上的联系,为协约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战)
在二战中,英国牺牲巨大,虽然取得了战争胜利,但英国国内消耗巨大,国内机器设备老旧,美元与黄金储备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
二战的结束实际上也预示着欧洲时代的结束,特别是引发英国这个世界强国实力的衰落。
英国首相丘古尔在议会会议上就曾提到:
“曾经是伟大辉煌而今仍然相当可观的英帝国,以它的威力、尊严、统治地位和权力,如今却需要为每日的开支而发愁,这种景象悲惨万分,想到这一点我便心如刀割。”
尽管如此英国的实力一落千丈,但是英国政府仍然不想放弃苏伊士运河这一战略要地。
不过,英国低估了殖民地国家的力量。
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各个殖民地中席卷而起,所有的殖民地国家都在争取独立的机会。
这些殖民地国家诞生了强烈的主权意识。
在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起义,以强大的号召力发动军事革命,成功逼迫埃及国王退位,推翻了法鲁克王朝。
(强势的纳赛尔)
埃及人民也纷纷走上街头,要求英国归还苏伊士运河控制权。
国力严重下降的英国和人心所向的埃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受创严重的英国已经无力回天,被迫签订撤军协议,承诺会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分批次撤走驻扎在埃及的英军。
1956年6月12日,英国国旗在埃及境内降下,最后一批士兵登船撤退,占领了埃及长达74年的英军最终离开了。
但是,英国人怎么会甘心呢?
英国的首相麦克唐纳明确地指出:“苏伊士运河是大英帝国整个国防计划的中心”
并且说:“这个重要的交通线,英国要全力维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
为了重振“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即使是发动战争,英国也在所不惜——在纳赛尔执掌埃及政权之后,英国终于等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二、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美苏强势干预
纳赛尔的新政权成立之后,为了使埃及取得迅速的发展与经济独立,它计划在尼罗河上建造一座水坝。
这样它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农田,还可以用于发电,为埃及的工业提供动力。
(建成的阿斯旺水坝)
在纳赛尔眼里,阿斯旺水坝是埃及民族、社会、经济觉醒的象征。
但是水坝的建设,却需要一亿美元的资金。
为了加强自己对于埃及的控制,美英曾答应为建造水坝提供经济援助。
然而,英美并不愿意看到埃及的强大与独立,所以附加的政治条件极为苟刻。
在长时间的谈判过后,英美两国揭下了自己伪装的面具,强硬地取消了早已允诺的贷款。
此时的苏联却是显得颇为尴尬。
它对于提供经济援助并无异议,但是对于技术上的援助却是顾虑颇多,迟迟没有行动——苏联害怕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埃及所窃取。
纳赛尔对美英和苏联的行为十分恼火,随后便断然决定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想要将运河的收入投入到大坝的建设之中。
纳赛尔这一武断的行为,成为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导火索。
纳赛尔政府在1956年7月26日,强势宣布:
“苏伊士运河公司不再受他国管辖,即日起收归国有,全权交予埃及负责。”
得知这一消息后,震怒的英国人火速向联合国发表抗议。
然而,当联合国针对此事做出相关的决议后,英国人又不同意按照联合国的想法来执行。
前思后想,英国决定用一场战争来再现“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以色列率先向埃及发动攻击)
为了找寻向埃及发动武装侵略的借口,它首先鼓动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以色列出兵进攻埃及后,借口保护运河,英法直接出兵运河河区。
经过英法以三方的军事协商后,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4.5万人在英、法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从地中海到亚培巴湾分四路向西奈半岛发动闪电进攻。
在遭受以色列的突袭之后,埃及反应迅速,纳赛尔下令全国总动员,抵抗外来者的侵略。
翌日,蓄谋已久的英法以“守护苏伊士运河”为由,命令埃及、以色列两国迅速停火,同时要求两国军队后撤,不得靠近苏伊士运河沿岸,要求埃以两国在12小时内给予答复。
面对着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纳赛尔愤怒不已,直接拒绝了英法两国的要求。
纳赛尔发表全民讲话,宣布断绝同英、法的外交关系,并查封了英、法在埃及的银行,接管了它们在埃及的石油企业,号召全民参与战斗。
英法两国迅速出兵埃及,连战连捷,势如破竹。
但是,急于求成的英国依然感觉战争进展太慢,要求连夜进攻,“枪炮声每分每秒都不能停息”。
(英国士兵)
其实,英国的焦急事出有因。
在战争初期,英国每天的军费开支接近1000万英镑。
并且由于战争的进行,运河的运输中断,油管被截,中东的石油资源也断绝。
因此,在英国国内产生了严重的石油危机与石油恐慌,国内的石油供应减少了英国政府也减少了石油供应,耗油量大的卡车不再使用,人均购油量也采取限额制。
同时由于运河战争的爆发,英国通过运河运输的原料也供应短缺,工厂不得不减产与停工。
但是对于英国来说,最紧迫的还是外汇的短缺。
短短三天的时间,国内的黄金储备就断崖式下跌。
所以说,英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苏伊士运河。
埃及觉察到了英国军队面临的困境,将大军撤出了西奈半岛,集结军队运河区。
此时,埃及军队士气高涨,为了保卫家园誓死一搏。
在保卫塞得港和运河区的战斗中,埃及军民浴血奋战,他们用沉船封锁运河河道,使英、法军舰无法通过。
(如今的塞得港)
最后在塞得港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肉搏,给了英法以沉重的打击。
埃及人民的英勇反抗激起了诸多国家的同情,国际社会上也对英法以三国尽是指责之声。
而英军由于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显得士气低迷,后勤保障工作更是连连出错,就连最基本的枪支弹药也供应不足。
面对着埃及的苏制坦克,英军难以寸进。
英法以三国攻击埃及3天后,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声,要求英法以三国迅速停火,并撤军埃及,美国的提议迅速取得了与会各国的支持。
此时,英国在军事上受挫,政治受到孤立,财政状况迅速恶化,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又面对美、苏及世界舆论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宣布停火。
这场匆匆而起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英、法的失败而告终。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失败对于英国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
因为这场失利对于英国来说,绝非是仅仅失去了一条运河那么简单。
苏伊士运河战争对于英国的国内政治,对于英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对于英国的经济以及社会都产生了影响,让英国从此一蹶不振。
从美苏介入,到英法撤军,仅仅间隔了不到四天的时间。
就是这短短的几天,让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美梦破灭!
(美苏的介入使得英国美梦幻灭)
那么,美苏两国究竟做了什么呢?
三、国力衰退,美苏强势,终致失败
随着二战后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强大,苏联也觊觎中东这块战略与能源要地,意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由于美国在中东采取亲以色列的政策,而以色列又是阿拉伯国家的死敌,这更增加了苏联势力进入中东的机会。
苏联在1955年,就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向埃及出售军火。
这件事情以后,苏联对中东影响力大大加强。
在战争爆发前,苏联向英法发出了一种措辞极具宣传性的照会,遗责两国对于埃及人民的“镇压”行为。
在英法以三国发动战争后,由于受到匈牙利事件的影响,苏联也正处在世界舆论的核心,因此表现的比较克制。
当匈牙利事件结束,苏联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变得活跃起来。
(苏联)
苏联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表示如果在埃及的强烈要求下,苏联有可能派兵进入埃及参战。
并且,苏联要求美国与自己一起,釆取果断措施,制止英法以三国的侵略行径。
苏联外长谢皮洛夫向安理会要求,要求英法以三国在12小时内停止对埃及的军事行动并且在3日内撤离。
随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致信有关各方,在写给以色列领导人本古里安的信中。
布尔加宁毫不掩饰,赤裸裸地威胁以色列是否希望继续作为一个国家存在。
在致英国首相艾登和法国总理摩勒的信中,布尔加宁则询问英法“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他会处于何种境地呢?”
(布尔加宁)
惊闻此言的英法两国震动不已。
而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函则称,“如美国和苏联作为拥有原子武器的大国,在中东有着强大的军事存在,理应对于制止对埃及人民的侵略。”
实际上,当时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于埃及这个中东大国,一直就非常的重视。
但他对于纳赛尔的民族主义倾向也极为不安,担心苏联势力的渗入。
(艾森豪威尔)
在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计划后,英国就与美国进行了沟通。
美国也采取了支持英国行动的措施,但是美国的打算却与英法两国不同。
美国不愿意看到英法两国动用军事实力,来守护他们在中东的殖民地,而是准备利用自己的经济与政治实力,压迫埃及屈服、排挤英法,以便在中东取代英法的地位。
因为英美法三国虽然表面上是同盟性质的,但是三者在中东一直存在着矛盾——英法两国一直把中东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其他的大国染指。
而美国则不愿他们一直独霸这个生产石油而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的地区。
二战以来,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飞速增长,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渗透自己的势力。
中东正是美国的重要目标,所以美国一直在等待时机把英法的势力从中东这个地区赶出去。
而且,美国与英国在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态度有着天然的界限——苏伊士运河对于英国的重要性简直无法想象,而苏伊士运河对于美国就没有那么重要。
美国最关心的就是其在中东的影响,以及如何限制苏联势力在中东的扩张。
因此,英美在对于如何处理苏伊士运河危机的方式上,也存在着分歧。
(英美两国隔阂渐深)
由于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其海外殖民地的需要,英国一开始就倾向使用武力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
而美国与英国的想法却不一致,美国一开始就认为和平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比较妥当。
于是,在英法采取军事行动后,美国就警告说,即使英法成功的占领运河,也会陷入像法国在北非似的无休止的游击战中。
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颇感为难:
英法以三国都是自己盟友,如果出兵阻止将会损害盟友关系。
但是,如果按兵不动,美国显然会得罪一众阿拉伯国家,对自己未来在中东地区树立威信有着致命的打击,还会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失去中东这一助力。
充分考虑自身利益之后,美国对英法两国失去了耐心,坚决地采取了行动。
美国首先向苏联发难,直接回绝了苏联联合进攻的提议,并警告苏联不得主动向英法两国进攻。
同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照会英国,痛斥英法两国的行为是“强盗行为”,命令其在规定期限内停火,否则后果自负。
(英国首相艾登)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甚至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指责英国的举动是在破坏英美两国的和平,使得两国的团结关系出现裂痕。
面对着这样危急的局面,美国“无法继续等待”。
挂掉电话的艾登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面露苦笑,桌子上一份份告急的文书等着他去审阅——美国政府抛售英镑,英镑汇率乏值严重,经济援助也被叫停……
面对着埃及人民奋勇抵抗,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美苏两国的直接威胁,英法两国已经没有了胜算。
在这场战争中,英法两国都遭到了事先未曾预料的惨败——在发动了多达16万的兵力,动用了9.2亿美元的国库之后,英法两国却是遭到了苏联和美国的威胁,只能忍气吞声,灰溜溜地撤退。
英国不但没有达到自己推翻纳赛尔、重返中东的目的,反而进一步丧失了自己在中东的利益与地位。
自此,英国幻想与苏联、美国三足鼎立的美梦破灭,英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笑柄。
结语:
在二战结束以后,战败的德国迅速地找清了自己定位,不再沉湎于过去的美梦,开始务实地发展工业。
(海洋霸主的地位一去不复返)
但是,英国却依然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的美梦中,依然相信自己终有一日将会重返世界霸主的宝座。
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曾说,英国在失去帝国的地位之后,显得无法接受和歇斯底里,甚至失去了帝国的荣耀,不敢于尝试新的挑战,逐渐地在世界上掉队。
在苏伊士运河战争前,英国公众不愿接受英国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实力逐渐衰落的事实,还幻想着有朝一日恢复经济,重登世界霸主的宝座,续写“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虽然经济状况不断的恶化,英国的实力不见起色,但是直到苏伊士运河危机前,公众仍还相信英国仍然是世界大国,可以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甚至为所欲为。
人们也相信政府可以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像在二战中一样,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正如艾登所说的,人民根本不愿接受英国实力下降的现实,根本不愿相信这是现实。
而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的失利,从某一层意义上讲,不但使英国的威望受到了损害,英国人民也开始怀疑他们的国家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的性质。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失败,是英国人所无法接受的。
英国人民不能想象,昔日的一个强大帝国,突然间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甚至摔落到这种地步,居然输给了一个殖民地小国。
而且,英国公众对于自己国家高大、自豪的形象,对于政府的所作所为也开始产生怀疑。
巨大的失落让英国人感到无所适从,英国公众开始对于国家与社会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批评。
这种情绪,这种不满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公众斤始对国家失去希望,对社会失去信心。
英国在全球的逐步退缩,更加速了社会的这种情绪与精神的蔓延,整整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
参考资料:
《艾森豪威尔处理苏伊士运河战争危机的经验及其对奥巴马政府的启示》 于英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陈和丰 国际问题资料
《论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的英美关系》 温显娟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天津300071
编辑:清源
责编:Thalia配资平台软件
苏伊士运河英法苏联英国埃及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网址_股票配资开户平台_配资公司平台网站观点